在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国家垂危的社会背景下,鲁迅为将异邦之“新声”介绍到“古源将尽”的“旧中国”,写下了他的第一篇长篇文学论文《摩罗诗力说》。在文中,他放眼世界,对中国旧文化进行深刻批判,同时宣扬“立意在反抗,指归在行动”的摩罗式精神,利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详细介绍具有反抗精神的“摩罗诗人”的生平事迹和其作品,以期能够引发国人对中国保守落后的旧文化、旧观念以及愚昧的国民心理弊端的反思,盼望着能有“自觉勇猛、发扬精进”的“精神界之战士”,大胆冲破禁区,推动国内思想革命,冲破中国文坛和中国社会的萧条颓废的残局,挽救中华民族。
这篇文论既有对中国传统文艺观的省思,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引进与宣扬。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中就提到:“我国现代的比较文学研究,应该说是从青年鲁迅的《摩罗诗力说》开始的,可以说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起步的一年”,在《中国比较文学年鉴》中亦有类似表述:“《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新开端,也标志着鲁迅比较文学观的成熟。”《摩罗诗力说》被公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开山之作,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文将从《摩罗诗力说》的角度管窥鲁迅的比较文学观。
一、比较文学出发点更为宽广:强调比较文学的社会价值
比较文学滥觞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格奥尔格·勃兰兑斯曾说:“我打算同时对法国、德国和英国文学中最重要运动的发展过程加以描述。这样的比较研究有两重好处,是把外国文学摆到我们跟前,便于我们吸收,一是把我们自己的文学摆到一定距离,使我们对它获得更符合实际的认识。离眼睛太近或太远的东西我们都看不真切。对文学的科学观点给我们提供了一副望远镜,一头可以放大,一头可以缩小,必须把焦距调整适当,使它能纠正肉眼的错觉。”[1]这段话概述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两大比较文学学派的出发点,是在更为广阔的文学联系中去认知、理解,未能突破文学的界限。
而鲁迅在对勃兰兑斯的理论接受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将“改造中国社会”作为从事文学活动的目标,这也使得他比较文学的出发点更上一层楼:文学的研究影响不囿于文学圈,更重要的是能引起社会教化意义。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开篇即言“递文事式微,则种人之运命亦尽,群生辍响,荣华收光”,随即举出印度、以色列、伊朗和中国、意大利俄国等实例进行正反对比,意在强调文学同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后续的论述中也指出:“意者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自觉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将文学和社会紧密联系,十分看重文学的社会价值,并认可文学的比较研究的意义,即认为是一个知人审己、发扬国民精神、兴邦强国的重要方式。
《摩罗诗力说》的创作始终与建设中国的新文学、寻求民族与国家的发展之路紧密相连。鲁迅通过介绍文学范畴内的诗歌流派,将其与人的精神的自由与解放、民族精神的重塑、新文学的建设和国家的前途相结合。
二、为比较研究的方法实践提供范式
在《摩罗诗力说》一文,鲁迅就站在世界文化史的高度,进行跨时空的纵横比较研究,发挥有意识的比较思维和开放式的思维空间,综合运用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方法对摩罗诗人进行介绍和研究的同时,也利用将中西文论和诗歌放置在同一系统下,进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一)影响研究方面
鲁迅花了较大的篇幅进行拜伦、雪莱等八位摩罗诗人的介绍。在谋篇布局上,鲁迅主要通过影响研究的方法探究拜伦和欧洲各国文学的关系,用详尽地记录生平的方法展示诗人的联系,以可靠的事实联系梳理了几位浪漫派诗人对拜伦接受,探索他们对拜伦反抗精神的传承,绘制了拜伦的影响谱系。如雪莱曾和拜伦共同在比萨生活,两人互相影响。普希金在文学事业受创时阅读拜伦的诗,其文学创作受到拜伦的直接影响。莱蒙托夫也曾在日记中记录读了《拜伦传》,对彼此的相似深感惊讶,模仿拜伦进行不少的文学创作。
鲁迅在进行不同的摩罗诗人的介绍时,也会注意到多种因素对诗人的影响,导致反抗精神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异。如在对密茨凯维支的介绍时,就采用了“圆形研究”。“圆形研究”是考虑到一个作家风格所受影响的因素多样,提出的从多侧面研究一个作家所受外国的影响的方法。密茨凯维支接受拜伦的影响创作了《先人祭》,密茨凯维支受拜伦的诗的影响,作了《先人祭》,因触及相关利益,被逮捕关了十多个月。拜伦的影响和入狱的经历使《格拉席娜》、《华伦洛德》充满拜伦式精神,此外,密茨凯维支还到过德国访问歌德,崇拜拿破仑,同普希金也是好朋友。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密茨凯维支的文学创作,塑造独属于他的文学风格。
(二)平行研究方面
鲁迅在进行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介绍时,没有发现他们之间具有“事实联系”,选择运用平行研究的方式,以两者思想上的相似点为焦点,发现对社会舆论的看法他们是相同的,都认为“所谓舆论,实具大力,而舆论则以昏黑蔽全球也。”
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也利用到了主题学研究,指出古希伯莱的文化经典《旧约·创世纪》中的神话传说成为诗人们创作的题材,拜伦就曾创作《该隐》,弥尔顿则创作出《失乐园》,都表现了人反抗神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一直在比较文学领域居主导地位的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将的研究范围往往局限在单纯的影响研究上,而对平行研究,尤其是不同国别,不同民族的文学的可比性研究有所忽视的情况时,鲁迅提出了文学的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原则。他认为因为不同文化的本质内涵是相同的,只是各自的形态有所差异,所以任何两种文学都具有可比性。他主张面对不同文化,可以通过找寻造成差异的根源,而产生一定的联系,从而进行整合。
他运用这一原理对审视中国文学传统进行探索,有助于发现中国文学自身的特点与局限之处。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把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与德意志民族阿恩特、柯尔纳等思想和创作来作比较参照,从而指出了屈原的局限性,认为屈原虽然能“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但“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故伟美之声,不震吾人之耳鼓者,亦不始于今日。”鲁迅通过将中西的诗歌和诗论系统放置在一个比较系统中展开一系列的论述表达他的“比较诗学”观点,展现出中国诗歌的弊端,强调中国文化对民众的感召力、社会影响的缺憾,并大赞西方诗歌的鼓动性和战斗性,以期能促进中国新文化的健康发展。
鲁迅对于拜伦的诗歌曾如此评价:“凡一字一辞,无不即其人呼吸精神之形现。”此话亦很适合用来评论《摩罗诗力说》。在这一长篇文论中,我们可以窥得鲁迅比较文学研究的鲜明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可见得鲁迅先生在比较文学研究时的思想高度:将中国融入世界,将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中,利用成熟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引进他国先进思想,将中西文化之异同娓娓道来,以期开拓国人的视野,挽救人民、民族和国家的命运。
宁夏大学
管韵怡
参考文献:
[1] 谢会昌.论《摩罗诗力说》的比较文学观[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59-62.
[2] 程致中.《摩罗诗力说》与比较文学[C]//东方丛刊(2002年第1辑 总第三十九辑).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2:10.
[3] 高杨,张远.《摩罗诗力说》与中国比较文学[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34-37.
[4] 黄健著.孤独者的呐喊[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04.
[5] 刘中树著.鲁迅的文学观[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07.
[6] 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1]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引言》见《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